长沙街道“两山”理念创新实践基地宣教馆正在建设。
山清水秀,空气如洗,晴空万里。8月15日,夏日时节,记者行走在长沙街道,一路风景如画。
“生态家底”才是“第一家产”。近年来,长沙街道以“两山”理念为引领,坚持在发展中保护,在保护中发展,创新思路,通过打造绿色家园、推行垃圾分类、建设“两山”理念宣教馆等,打造天蓝、地绿、水清的美丽家园。如今,长沙街道生态红利持续释放,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推进,群众“三感”不断提升,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之路。
文/图 江门日报记者 敖转优
通讯员 王钦
开展环境整治 打造绿色家园
走进长沙街道八一村委会埒冲村,宽阔的广场、整洁的街道和门口小憩的老人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。“村庄面貌你我他,洁净卫生靠大家”“让环保扎根今天,让绿色昭示未来”……围绕“建设绿色家园,促进生态文明”主题,埒冲村做好宣传工作。据悉,近年来,该村大力开展环境整治行动,着力完善城乡基础设施,加强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。如今的埒冲村,坐拥青山碧水,怀抱绿树蓝天,生产条件大大改善,生活水平大大提高,环境面貌焕然一新。“村子越来越美,环境越来越好,日子越过越甜。”村民们异口同声地说。
近年来,长沙街道以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,高起点规划、高标准建设、高要求整治、高投入配备,完善城乡保洁机制,以环境改变促城乡发展,保护青山绿水,建设幸福新长沙。
此外,今年以来,长沙街道成立企业环保工作群,加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系,积极助企稳步推进锅炉改造,据统计,15台锅炉已全部制定改造计划,并按计划有序推进。“目前,我们正积极与国电投(江门)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开展管道铺设项目,为企业提供多个清洁能源改造选择。”长沙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近期,长沙街道还对辖区200多家汽修店开展全面排查,督促有危废产生的企业落实自身责任,加强监督监管工作;不定期巡查并调查走访企业,快速处理工业异味扰民问题,要求相关企业开展自查自纠,责令异味较大的企业立即整改。
推行垃圾分类
引领绿色生活
8月15日,记者在长沙街道东兴社区看到,居民王阿姨正按照垃圾分类标准,正确投放垃圾。她说:“刚开始分类的时候常常出错,不过经过社区的宣传,现在我已经可以正确分类了。”
在长沙街道,越来越多居民把家中的垃圾带下楼分类投放,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支持。
“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度、认同度、参与度是推动垃圾分类的关键。”长沙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。该街道党员家庭带头开展垃圾分类,并为周边邻里提供指导,取得“人带户、户带楼”的良好效果。
“只要我们留心就可以做好,垃圾分类也是一件大事,需要我们大家一起行动。”长沙街道南岛社区居民张贤说。
此外,结合市民群众诉求,长沙街道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,组织党员志愿者、网格员走访居民并向他们宣传垃圾分类点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,同时,通过问卷调查、召开座谈会、专题研究等方式,征求各方意见建议。
在此基础上,长沙街道邀请专业团队进行科学分析,按照定点精准投放的原则,大力推进垃圾分类点选址建设工作,目前已在幕村、侨园、冲澄、三江、幕沙等村(社区)完成70多处垃圾分类投放点的选址工作,得到居民普遍认可。
宣传“两山”理念
提升文明意识
记者还了解到,目前,长沙街道“两山”理念创新实践基地宣教馆正在建设中。该馆以“工业制造、绿色发展”为主题,促进提升全民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意识。
据悉,该宣教馆建成后,建筑面积838.1平方米,包含众多“两山”理念、生态环境、固废处理、垃圾分类、法规宣讲、案例宣传等内容,将助力推动长沙街道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工作。
一直以来,长沙街道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新道路,宣教馆的建成,将为该街道提供“两山”发展成绩的展示窗口、环境治理和绿色发展经验的交流场所,以及“两山”理念的重要宣教平台,对激发市民热爱长沙、建设长沙的情感,以及提升全民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意识有重要意义。
“希望通过宣教馆向市民传递绿色、低碳、节能、环保的生活理念,让大家进一步了解生态环保对于我们生存、生活的重要性,鼓励从身边小事做起,保护生态环境。”长沙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。